找到相关内容35篇,用时16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南传佛教的传承

    特色并不仅仅在于严持戒律,持戒严谨只是上座部佛教的表相而已。上座部佛教至今仍传承着完整系统的止观禅修次第,禅修者能够依据止观禅修,亦即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禅定,培育定力之后再修习观慧,乃至断除烦恼,解脱...

    林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947733.html
  • 刚波巴四法

    无疑问地接受真正可靠上师之教导   刚波巴四法 也被用来解释大手印道 此时这四颂就用于“普通加行” “特别加行” “本尊”和“止观禅修”等 虽然于此不予宣说 行者宜了解此四法是佛法之锁匙 上述入佛法之...

    嘉察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4141175.html
  • 无云晴空(2)

    的两回事,而是慢慢的合而为一,以致有一种偏及整个空间、与空间相融为一的感觉。念头还是会产生,这是当然的,但我们不再依附於上——没有任何念头产生是不可能的事。  止观禅修的证果在于其培养出来的柔软和清朗...乐双运,便能断妄,住於无念。在显教,不需要什麽外在东西;而在金刚乘,便要藉助灌顶等诸如此类的东西。在经教之道,我们依大手印修习止观禅修;而在密续之道,便要依生、圆二次第来修习了。  问:您说我们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4046168.html
  • 久住正法四大遗产

    念懈怠心。”[62]  可见,止观禅修并非只是兀楞楞地“只管打坐”的腿子功夫;也不是身心俱疲地只有劳动作务,不懂禅观的“农而不禅”;而是在一切时中善观缘起地活用“坐中修”[63](静中修)与“历缘对...法印的善境界了。如果把心性譬喻为海水,当海水澎湃呼啸时,除了销弱海水照物映境的功能,映现的境界也变得扭曲、破碎;而澄渟寂止时,除了能映现万物,所映现的影象也保持得端正、完整。止观禅修便是利用禅法停息...

    宗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2551801.html
  • 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

    可能再有“敏知者”与“广演知者”了,只剩下“所引导者”与“文字为最者”。“所引导者”必须系统地学习戒定慧三学,精进修习四念处、八圣道等,通过止观禅修,他们将能够于今生中证悟道果。假如他们稍有懈怠的话,...智慧的修行法门。   下面,笔者想通过缅甸帕奥禅师(Pa^-Auk Saya^daw)依据巴利圣典与《清净道论》中的记载而教导禅修者的方法与次第,简单地介绍上座部佛教的止观禅修方法。   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95454242.html
  • 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、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

    三藏主张,所有的菩萨都是凡夫,他们的止观禅修最多只能到达「行舍智」的阶段。(71) 北传的小乘论典《俱舍论》也认为,菩萨是在最后一生坐菩提树下,于一坐之中依第四禅,由加行道位直趋无上菩提。在这之前,...找出一些合理的诠释。   前文曾经说过,上座部佛教根据巴利三藏主张:所有的菩萨都是凡夫,他们的止观禅修最多只能到达「行舍智」的阶段。《俱舍论》也认为:菩萨最后一生,坐菩提树下,于一坐中,依第四禅,由加...

    释如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3958289.html
  • 持戒清净对于天台止观修证之重要性──以智顗《摩诃止观》之论述

     创古仁波切着,帕滇卓玛译《止观禅修》(台北:众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,1997年)  劳政武《佛教戒律学》(北京:宗教文化出版社,1999年)  智顗大师述、宝静大师讲《修习止观作禅法要》(新店:圆明...

    何名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2653608.html
  • 在教理与观行之间

    必要性而言,正确的学习思惟(知)与实际的止观禅修(行),犹如眼足,缺一则不能到达目的地。这是闻思修的必然历程;若偏执一边,非陷入说食数宝的窘境,就是成为未證谓證、未得谓得的增上慢人。而智者大师指摘当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0759765.html
  • 佛教修学次第的思考

    同样。所以,它们又是相互融摄的。但基本次第不能违越,否则,修行同样会出现问题。  有些人直接从止观禅修入手,认为学教是入海数沙,徒劳无益。但没有正见指引,究竟修什么?究竟证什么?究竟解决什么?就像进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0942477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灵山

    创建了佛学研究社,近年又创建了天台山佛学院。天台佛教诸宗宏深的教理教义和止观禅修体系、悲智双运的情怀,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,都成为深研弘扬的重要课题。  二、文化艺术的丰富宝藏  天台山的高僧大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3246029.html